如何收藏书法家的作品?
我首先想到的是,怎么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让题主与几位大书法家如此“亲密”接触。 能见到自己喜欢的书家,亲自欣赏他(她)的作品,这是每一个书家爱好者都想拥有并期待的事吧!但真正做到了,又有多少人不心动、不沉醉呢?我想应该是很少有不喜欢和书家们亲密接触的人吧! 所以,在有机会看到心仪的书法家真迹的时候,我们当然要为自己留下一份值得珍藏的纪念。 但,如何更好的收藏,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起来。
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存。 这份珍贵的礼物,我们当然要妥善的保管好。除了要避免日晒雨淋、避免被灰尘沾染,还要尽可能减少翻动。特别是对于有皱褶、有落款的纸制品,更不能直接用手去摸。实在担心的话,可以用塑料膜或者玻璃纸覆衬一下再收。如果不得不经常取放,最好用专用的工具(比如镊子)去夹取。 其次要了解的,是该作品的“来龙去脉”——作者、年代、尺寸等基础信息,还有创作此件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件作品对作者的意义等。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了解这些并不困难;但对于有志于深入研究的人来说,这些细节正是他们需要下工夫去梳理的关键点。
有了这些基础信息的铺垫,我们再来看看该如何更好收藏该作品—— 首先是安全性的考虑。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买回来的商品最好能找合适的地方存放,以避免日后因为乱放而造成的损坏或遗失。同样,再名贵的字画,也只是纸质、织物或绢帛做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光、防潮,尽量远离容易使作品受到污染的场合。 其次是保养。字画都是纸质产品,就有可能被虫蛀,就会自然老化。预防胜于抢救。注意清洁和干燥很重要。另外,根据作者的建议或当地的环境情况,可以适当的给作品做一做“美容”。如定期除尘(使用鸡毛掸子之类的工具轻轻扫去表面的尘埃),或是为怕污的书画贴上保护膜。 最后才谈到赏玩。这不仅是欣赏艺术作品,更是欣赏创作者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从艺术本身的审美角度,到艺术外延的历史文化理解,只有当我们对艺术作品有了更深度的认识时,我们和艺术品之间的距离才真正被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