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未民国书法家都有谁?
清末民初书家众多,而且风格多样——有碑学派的、有帖学派的;有方笔的,有圆笔的……不过论及“大家”,似乎并不多。比较公认的“大家”有三:吴昌硕,曾农髯(曾纪渊)和于右任。 吴昌硕是清末民初书坛最具影响力的书家之一。他学养深厚,才情横溢,诗书画均达到极高的造诣,而他的书法又是这三个人里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吴昌硕的楷书取法北朝碑版,篆书、隶书取法秦汉碑版,行书、草书则取法六朝书家兼及明清诸名家。他的书法,端庄厚重,苍茫朴拙;而又饶有机趣,时有逸气。所以能深得各方面人士的喜爱。
曾农髯的书法,以行草著称,在清末民初的文人中,曾农髯算得上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了。他的诗书画印,都是一流水准。尤其他的小行书,婉丽飘逸,颇具晋唐风范,为世人所重。
于右任是中政要人物,更是知名的爱国者。他的书法,以行楷见长,结体宽博,笔法俊朗,颇有风骨。于右任早年受到康有为影响,曾专门研习过北魏碑版。所以他虽然是以行楷著称,却有时作些带隶书风格的楷书——比如他的“标准草书”字体。
另外,刘鹗的书法也是值得一叙的。他的小说《老残游记》曾被改编成电影。而他那首题写电影名的七绝——“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是脍炙人口。刘鹗的书法,得颜真卿之端庄,又参透魏碑之风骨。所以,他的字既端庄又灵动。在清末的书坛,属于独树一帜。
再一个不得不提的书家就是齐白石。白石老人虽多以画名世,但其书法亦堪称一代大家。他的字,朴实无华,自然天成;结体疏朗,用笔精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字,无论大小,一律整齐划一;而且笔划间粗细均衡,没有任何一支笔画是“特别”加粗或变细的。他的大字,看上去如小字一般工整;他的瘦金字,看上去如肥字一般丰腴。所以,齐老师的字,给人一种很和谐很舒服的感觉。 以上几位,属于公认的大书家。还有梁启超、郑孝胥、朱启钤、李瑞清、林散之等,也是晚清民初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书法也各有特点,堪可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