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个书法家郑什么?
郑文烈,号晋斋、素卿,一九二九年生于太原。其祖父为晚清名臣郑孝胥。父亲郑书农先生是山西著名的书画家、诗词名家,曾任山西省图书馆馆长。受家庭熏陶,文烈先生自幼热爱书法且天资极高,五岁开始习字,七岁写竹木简板,八岁时已有相当造诣。其楷书得自于欧阳询《九成宫》,隶书得之汉碑,行书取法“二王”,草书学张旭、怀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战乱,他只身赴东北投奔八路军,后随军南下至武汉。在革命队伍中,仍坚持练习书法,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太原从事编辑工作,任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
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委员会的第一届委员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中国书协的常务理事及评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5年6月,文烈先生应日本书道联盟邀请前往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并讲学。同年,由北京出版发行了《郑文烈书法选》。该书汇集了他各体精品六十余幅,其中不少作品是应友人、师生所求而作。 他的草书气势磅礴而又笔意流荡,被誉为“晋人风骨,草原神韵”。
1942年,正是他以草书写成的这本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深得毛岸青先生的赞许;八十年代又有以草书中日亲善为宗旨的作品被日本首相访华时作为国礼相赠。
他的作品曾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多次展出并被收藏。近年来有许多作品在国内外拍卖会上拍出高价。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大家鲁迅、郭沫若都对他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