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分辨起光?
“起光”,是天然翡翠的独特标识之一。 有些高档的翠友们可能听说过这个概念,但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而有的翠友则可能会见过,但却不知道它和翡翠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起光?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与表面发生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而「起光」(或者叫“起莹”)就是由于翡翠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光泽,在光照下会出现柔和而又清晰的亮光——就像镜子一样,只不过没有像镜子那样清晰成像。 所以可以这样来理解:有「起光」的翡翠,就如同带着细碎闪烁光芒的镜子。
如何区分天然与人工处理翡翠 “起光”这种现象,除了受到表面光泽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抛光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经过精磨抛光的优质翡翠,才会呈现明显的“起光”现象;而质地粗糙、抛光痕迹明显的翡翠,大多不会呈现出如此明显的“起光”效果。 但是!有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会将未抛光甚至是微抛光的大块头翡翠进行染色处理,使其颜色加深后,变得明亮艳丽(例如:商业级的染绿卡纸板)。
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让低端翡翠的价格翻上好几倍,但是买到的其实就是经过了人造处理(染色+充填)的假翡翠了哦~ 所以,我们鉴定翡翠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的时候,就要通过观察来判断其抛光程度是否适中且自然。如果经过仔细查看,发现翡翠的抛光面存在大量不均匀分布的磨砂感,就说明该翡翠为人工处理的翡翠,即使用了染色剂。
翡翠手镯
翡翠的起“阳”和“起翠”与种、水、色关系较为密切。质地越细越均匀,越透明,“阳”和“翠”就越足,冰种、玻璃种起“阳”、起“翠”就最好,高冰种、半冰种则依次减少。
底子偏粗、不够细腻的糯化种翡翠,起“阳”起“翠”较慢,并且比较难“起”,需要长时间佩戴才会越戴越透。起“点”通常指翡翠绿色的饱和度和明度较高,绿色很正,很鲜艳,很透亮。
起“青”指绿色略带些蓝色成分,绿色中带有“水”味,常出现于“水”好的优质翡翠之上。好的翡翠会越戴越有灵气,越来越晶莹剔透。
翡翠珠串
一般A货翡翠,只要佩戴得当,均可“起货”,只是速度和效果有差异。底子越干净、越细腻、越透明的翡翠越好“起货”;绿色色度纯正鲜艳、分布集中的翡翠也可快速“起”出好感觉;绿色分布杂乱,绿色色度偏暗、不够鲜活的翡翠,则可能“起货”困难,“起”得也不漂亮。
冰种翡翠手镯
此外,翡翠珠宝首饰的款式、金镶玉、甚至是佩戴者的体质,也对“起货”有影响,在佩戴的翡翠手镯或吊坠下面所配的金绞丝底托、金扣、玉玺或其它金属镶嵌物,都有助于其“起货”。
金属的导热性和吸热性好,加上人体体温,能促进翡翠内部细小裂隙内气液的流动,使裂隙逐步闭合,可更快地“起货”。
B货、C货翡翠一般是不具备“起货”条件的,B货翡翠在受热时,会出现裂纹及胶体的膨胀和流动,B货、C货翡翠在上蜡时,其结构已经破坏,基本不会再修复,相反在佩戴过程中,会进一步老化、变脏、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