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怀是书法家吗?
他当然不是书法家! 书法家的定义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字要写得很好(此条是否成立还有待商榷),但是他的字实在是不怎么样。 他最著名的“墨宝”,大概是2013年写给香港中文大学的这封长一点的解答。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是他的繁简混用;二是他的字形结构极差——比如他把“港中大”的“中”写作“中华”的简化字;三是他的用词造语极不规范——“谨启”“惠允”“雅教”“赐复”“裁答”“奉呈”等等,都是旧时公文用语,他用来书写私人信函居然也觉得合适。
另外,他的语法错漏也很多。
他的文字基本功差到了极点。 其次,他没有系统的受过书法训练。 如果说字不好可以练,没有系统学过书法也可以写出好字的话,那只能说林忠贤是天赋异禀。但事实不是这样,从他写的字可以看出,他确实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训练。
很多人评价他的字,都说其结体“似李邕”、“近欧阳询”,其实都不对。他的字结体之所以看起来紧,是因为他的用笔几乎全是用侧锋,而且行笔很慢,所以结构上自然拘谨。而李邕的字虽然结体紧凑,但是笔法多用中锋,且行笔速度很快,所以看李邕的书风是很潇洒的。至于欧阳询的字,结体美在中宫收紧的基础上,上下左右舒展。林忠贤的字,虽然偶尔有舒展的部位,但是整体还是很局促。
再有,他对书法的认识也是错的。 他认为学书法要先学碑,再学帖,这是完全颠倒了学习进程。从专业角度来说,应该是先临帖,把字体写像,再用临帖中的优质元素融入碑刻之中。
他还认为当代没有人写得过欧阳询和褚遂良,这也是大错特错。当代很多人写欧、写褚都很好啊!当然,可能林忠贤指的不太准确,他想说的可能是当今书法界无人超越欧褚,但这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