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民币是错版?
现在流通的人民币没有错版,只有残损币。 所谓的“错版”,是指钱币制作过程中,因设计、印制等方面出现差错导致的异形货币。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些币种通常存在较明显的工艺瑕疵,如印刷偏差、油墨不干、折痕开裂等,导致票面残缺或图案方向相反等等。
但是,由于人民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货币,一旦发行就代表国家信用,具有无限法偿性,只要有流通需要的货币,就会不断印制出来分发到市场上,因此并不会因为最初的印制错误而使该种货币变得价值大打折扣,只能说在拍卖会等场合,其收藏价值可能会更高。 但是对于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前几套人民币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在这些纸币上,由于技术条件有限等原因,确实出现过一些比较明显的设计、印制错误。这些钞票如果在流通期间被发现并兑换,银行是会按照错版币给予兑换的。但倘若一直没有人发现,或者即便发现了也没有及时兑换,则该错版币就会一直留存下来。
当然,这些“错版币”毕竟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且数量相当有限,因此市场关注度往往很高,部分“错版币”甚至能卖出天价。 这其中,最出名的要属第四套人民币2角纸币的错版币了。1988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2角纸币,主色调为蓝黑色,背面有火车头图案。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枚2角纸币在印制过程中出现了少量“倒印”,即正面数字“2”、“0”反显,被形象地称为“倒2冠”。
目前,一枚全新的“倒2冠”2角纸币市场价高达700元,已属于难得的收藏佳品。 而对于第五套人民币来说,虽然同样采用数码防伪等技术,但各面额纸币均保持统一印制,故此出现的错版几率相对较小。不过,考虑到公众对新版钞票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加之金融机构清点、识别假币的能力不断增强,此前一直没有发现错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在近期却先后曝出“漏网之鱼”。
2018年7月,有网友曝光一张疑似5元纸币错版币,其位于右上角的冠号“JU”多印了一横,成为“JJUU”;同年11月,又有网友晒出自己发现的100元“错版币”,编号为EP32644460,背面右下角的水印中除了有“100”字样外,还有两个小小的“人”字。虽然两者均被认定为错币,但由于数额较小,影响不大,因此并未引起市场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