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有染色算错币吗?
应该属于错币,但是升值空间不大。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货币在印制过程中由于纸张、油墨、机械等原因造成印刷错误而形成的不合格纸币称为“错版币”。其中,钞票上出现的图形、数字、英文等错误属于“误印”;票面文字出现错杂顺序、漏字、多字现象的,属于“漏印”。从您描述的情况看,应该属于前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规定的“错版币”范围仅限于“不合格纸币”,这些纸币尽管在印制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但经过银行鉴定确认,其防伪标识及安全线等符合现行流通人民币的有关规定,因此不予换补,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收回、销毁,并不计入发行数量内。 对公众持有的人民币采取的是“只收不付”的管理方式,即只接收群众交来的现金,并支付兑换款(仅对残损币和缺少角币的整钞)。只要发现一张,就要全部没收,并记入发行库凭证。 所以题主这种情况属于较为罕见的特殊情况——因流通中的人民币是固定面额,且采用“四角定位”的裁剪方法,所以导致了一张100元面额的纸币缺少了一个角,变成了50元面值。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该纸币的防伪性能(不然也拿不到鉴定证书了),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缺角”特征,更容易引起收藏者的注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但前提是,这种“无角可切”的钱只能收到一次,如果重复收到,就必须作为“残损币”处理了,那样的话价值就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