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8005会升值吗?
不会,而且未来几无可能。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外汇(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汇率(两种货币兑换的比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对此理解有误。 举个简单例子说明: 假设1美元可以兑换7元人民币,即1美元=7元的人民币汇率;又假设1欧元可以兑换12元人民币,则1欧元=12元的汇率;再假设1英镑可以兑换16元人民币,那么1英镑=16元的价格水平。
以上三种外币的汇率,是他们在我国市场上兑换人民币的价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汇标价”;而它们的价格水平,则是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换算的——比如1盎司的黄金可以兑换350美元,则1克黄金可兑换3.5美元,因为一盎司等于31.1035克。也就是说,1美元相当于3.5美元的含金量。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在国际上,一般是以“汇率”这个概念代替了“外汇”的概念。这是因为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任何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必然包括各种币种的资产,包括外国的国债、股票等在内。人们讨论外汇问题时,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境外的资产。
回到问题,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主要包括美国的国债、公司的债券和银行存款等,另外还有少量黄金等贵金属。其中美国的国债所占的比例最大,超过7成。 我国的国债持有者,以央行和外管局为代表的国家机关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一些企业也购买了一些美国国债。
当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国国债出现亏损的时候,反映的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和美国国力的下降,此时他们为了维持本国本位币信用,往往会采取增印钞票的方式填补国库的资金空缺,从而破坏本国货币信用基础。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赤字货币化”——本来应该由纳税人承担的财政支出,变成了老百姓负担更多税收的结果。
为了避免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贬值,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必须同时采取行动来抑制美元购买力下跌,否则赤字国就会毫无节制的印发钞票,导致本币大幅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贸易顺差国的货币就会出现升值,因为它们手里没有多少美国国债这种“优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