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不叫花币?

杜琛杜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第一个问题,“花”读作[huā]时,有贬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把钱随便乱花或糟蹋钱”;而[xià]时无此贬义。故用词不当。

第二个问题,1948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最大面值一万,最小面值一圆(当时计值单位:元角分),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国民政府没有足够的黄金和外汇作为发行货币的保证,所以第一套人民币的币值是建立在法币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这些钞票的价值实际上很有限。

为了增加货币的信用度,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发行了对纸币进行加印和重新设计的新版钞票,我们称之为第二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10种面额、56种版别,最大面值5万元,最小面值一角,因为不再采用“钞券”这种名称了,因此市面上也很少再听到这个名称。

1976年以后又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到1987年才全部发行完毕。这套人民币比前两套大受欢迎,原因是其中加入了塑料钞,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先进的技术,另外这套里有一张著名的币王——“车床制造厂”,这张纸币上把我国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生产的景象印制在了纸币之上,非常有纪念意义。于是这套人民币被炒得炙手可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