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是几年?
1948年12月,我国发行了新的人民币(也就是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分为一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壹佰元和仟圆七种。其中,后五种是主币,各有两个版别;前两种是辅币,各有一个版别。总面值相当于现在的236亿元。 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第一套人民币面额相对较小且种类较多,最大面额为50000元/钞。当时我国的物资极大匮乏,对货币的需求量并不大。在流通中并不频繁使用大额纸币,通常使用铜币和银元等货币。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第一套人民币的版别太多,不便于管理,就停止发行了。到1957年12月,又重新发布了一套新的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刷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大的不同在于取消了“毛体字”,改用汉文书写。因为当时的民族文字还不成熟,并且很多民众不认字或者不认全汉字,所以这给货币的流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从第五套人民币开始,出现了少数民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