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角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1、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而最早的货币——贝壳,就是来自于沿海居民对海洋天然崇拜所形成的。 其次,中国也是世界中世纪以来唯一一个持续经济发展而没有中断过的国家,这离不开稳定的币值。作为信用单位的货币(相对于实物货币),只有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广泛流通。这一点在宋代达到顶峰。所以宋时的纸币交子、会子是最接近现代意义上纸币的票据。当然,交子和会子也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北宋时四川地区“交子”的出现,本质上是商人之间商业信用的产物;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会子”则是稻米等农副产品的现货交易凭证。虽然这两种形式都具备后来纸币的性质,然而它们仍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准货”。
第三,在中国古代社会,民间金融借贷十分普遍。以银为本位或银铜本位而言,民间自发的兑换业务就存在了。这就为后来的纸币发行做了重要的制度准备。 第四,明代中后期白银和白银制品大量流入中国。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起,贵州发现银矿,以银为本位的货币制度最终确立起来。此后,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法定货币,且被广泛用于贸易往来和国际结算。尽管明朝中晚期民间已经可以使用白银进行支付,但是官铸银币(即“银元”)的流通范围却很有限。
2、最后,我们来说说人民币的由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战乱刚平,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尤其是当时国际环境对中国极其不利,美国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为应对当时极为不利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决定率先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但工业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当时国际上又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的敌对态度,于是人民币的发行面临巨大的考验。 这时,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人民币发行原则”,即人民币发行应该以军需为中心,同时兼顾民用。简单地说,就是先满足军需,再满足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