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木头有收藏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木材的收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作为家具原料或部件的收藏,即把已经制作成家具的木料收集起来。这样的收藏家通常是有渊源的,或者因为父辈做过红木家具生意而留下一批料(这些料往往都做了家具),或是小时候在家乡曾见过某座古厝里珍藏的老红木家具,年深日久后,这些木料由于材料稀少和工艺精湛而具有了相当高的价值——人们称之为“材”;另一种是专门收集木材的原料,即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的未成形材,人们称之为“料”。
以上两种都可统称为木材,都属于自然界的有机材料,属于可再生资源。然而现在人们所谈论的红木却仅特指一类,那就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质地坚韧、纹理清晰、材质温润、色泽淡雅、气味芬芳而又不易变形损坏的优质木材。它们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欧洲也有少量分布。 这类木材能够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且逐渐获得青睐,与近代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的丝绸茶业和造船业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古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早将中国西南和阿拉伯世界相连通。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而在明清两代则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茶叶则是古代中国另一项重要的出口商品,南丝绸之路便是由成都或昆明出发,最终将四川的川茶带到中亚乃至欧洲。据记载,唐宪宗李纯曾在成都设榷茶使,专管茶政。宋神宗赵顼时设立“茶马司”,元世祖忽必烈时又规定:“云南茶盐运京者,每百斤给银三十两。”可见古代茶叶贸易对西南地区的重要。
明代初期开始大量建造战船,福建成为造海的基地之一。到明中叶以后,福建沿海居民纷纷移居台湾,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里盛产红木,从而为木工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首先,优质木材的产地与中国古代主要的对外贸易线路基本上是重合的;其次,古代的丝绸、茶叶和造船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红木这一重要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