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眼钱什么价值?

贾晓洁贾晓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鹅眼”是东汉末年曹操为了限制豪强地主滥造钱币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即规定各地所铸的钱币重量,不得过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0克),称为“鹅眼钱”或“蚁鼻钱”、“值百钱”等。这种小钱制作粗糙,质地低劣,分量极轻,价格极为低廉,只能买一点儿东西,被称为“贱钱”。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豪强地主垄断了政权和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大量铸造货币。

由于这些新币质量低下,价值含量很小,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农民武装攻破首都洛阳,官府的钱库被洗劫一空。后来虽然平定叛乱,重建朝廷,但统治者对人民盘剥更加残酷,把苛捐杂税都加在一起,每亩耕地每年都要向国家缴纳十余钱的税收,再加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这种情况,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下诏,命令各州郡推举孝廉,同时规定应举之人必须是有钱交“贽帛”的士人,否则就不录取。这就公然以经济地位作为选官的标准,破坏了封建社会“尊卑有制,贫富悬殊”的社会秩序。

为了打击豪强地主,中平三年又命令各郡国设立铁官,统一管理冶铁事务;同时严禁买卖田地、盗铸钱等,并大力整顿财政。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得东汉晚期日益恶化的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后来这些措施被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和发扬,成为“重农抑商”、“统一流通”等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