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除了观赏还有什么价值?
玉是一种美丽的宝石,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礼记·内则》中有“佩玉”的记载,《周礼·典瑞》中也有“以玉作六瑞,以朝祀与诸侯”的说法,可见玉在文明早期就受到了统治者与文人雅士的青睐。 随着历史的发展,玉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它不仅有装饰作用,还可以保平安、驱妖邪、求福寿、促健康……被赋予种种人类愿望和需求。于是,玉器就成了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愿望的载体。
1.美化生活—装饰功能 作为传统的玉石材料,硬玉(翡翠)及软玉(和田玉等)因其颜色艳丽、形状规则、质地细腻、光泽度好且耐酸碱永不褪色,常被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饰品,如手链、吊坠、手镯、耳环、脚链等,给人增添优雅、高贵的气质。还有专门为男士设计的手表、剃须刀以及以龙图腾为主设计的首饰品,彰显阳刚之美。 除天然形成的玉石外,人们还为某些玉石设计了独特的造型,如广东茂名水坑矿发现的“水晶球”,它的球体表面雕凿着24颗圆珠,象征一年24节气;福建福州博物馆馆藏的一对白玉兔,体态圆润、双眸炯炯有神,象征人逢佳节喜庆;北京博物馆馆藏一块清乾隆白玉璧,有阳线雕刻的十二生肖围绕其间,象征时值十二月,日月经天。
2.承载文化—礼仪功能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玉文化也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玉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年,已发现玉器约2000件,品种丰富,有玉器摆件、工具、饰件等,其中不少器物上刻有精美绝伦的图案,或是象征权力的神兽鸟纹、回字形符号,或是象征吉祥的凤皇、孔雀、麒麟、饕餮、螭虎等动物纹饰,或整齐规整的线痕,或错综复杂的绞丝纹,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先民们的智慧。 在中原地区,玉琮、玉璧等礼器见证了祭祀的庄严时刻,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更是成为后世传颂的瑰宝。进入封建王朝后,玉璧、玉圭等器物用于帝王封赏或自己祭祀,寓意“美好、吉祥、幸福、安定”。
3.传递情感—交流功能 古人用玉馈赠亲友、表示祝福,今人同样如此。不同颜色的玉寓意着不同的美好祝愿:紫色玉平安富贵,绿色玉万事如意,白色玉纯洁无暇,黄色玉财富高贵.... 人们还将玉作为爱情的见证。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送友人》写道:“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以玉喻情,道出友情深厚如琼玉一般晶莹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