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石有价值吗?
“汉白玉”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一个误称,准确的名字应该是汉代玉,指汉代以来的汉玉。 之所以是误称,是因为并不是只有汉朝的玉石才能称之为汉白玉,这个称呼实际上是明代开始流传下来的,当时将汉唐明清几个朝代的玉都称作汉白玉,到了现在,由于明朝的玉器存世量最大,最受追捧,所以明玉居多,而其他朝代的玉则被统称为汉白玉。 但是实际上,汉白玉这一名称的出现,与汉代的玉器并没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初期,玉材主要来源于西域的于阗国,西汉朝廷为了得到更加优质的玉材,曾在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派使者带黄金五百斤到于阗买玉,后来又在永光元年(前43年)和建平二年(公元1年)先后两次大规模从于阗采玉。
这些来自西域的和田玉原料经丝绸之路入关后,先在古都长安进行加工,制成器物。但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汉朝时期所用的玉材并非全都来自西域,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内蒙的昭君台。另外,也有少部分玉材来自新疆的若羌等地。 可见,无论是西域和田还是内蒙昭君台出产的玉料,都是在东汉时期才大规模进贡给中原王朝的,而在东汉之前,中原地区所使用的玉材主要来自于青玉和墨玉。
那么为什么“汉白玉”的名字会与汉代有关呢?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汉代是汉族政权统一全国、建立疆域空前广大的汉王朝的时期,同时又是中国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精美的玉器,而这些玉器的玉材大多来自西域的和田玉。人们看到这种颜色纯净柔和的玉材时,很容易联想到伟大的汉朝,于是将其称之为汉白玉。并且这个称谓还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