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螺手串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法螺」。 「法螺」又称「贝叶经」、「贝页经」、「贝多叶经」等名称。是指以佛的言语做文字载体而书写成的经书。为佛教经典的一种形式。 用海贝(如砗磲)或贝壳加工而成。其形状大小不一;有的全部由贝壳磨制成长方形,每页四面均有线条,分别书四偈;有的是将贝壳磨平,根据内容的需要,作成长方形、正方形甚至三角形,但每一页的左右两边均留出边沿不磨,以便安装轴头用。
在东汉时期的西域,人们就用贝壳来传播佛教的教义了。公元二世纪印度僧人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的鸠摩罗法师,携带佛经到中土传授,可能使用了贝叶经;公元三世纪的康僧会入吴,可能也携有贝叶经。南朝梁武帝时,天竺国的僧人曼殊室利来到中国,“手不释卷,经卷之上,飞腾灵鹤”,其所携之经可能就是贝叶经。到了唐代,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带回大量的梵文真本,其中也有可能是贝叶经。 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贝叶经实物是在云南南诏国(今大理一带)出土的。该塔修建于公元八世纪,内藏经卷一千一百五十部,约十万颂;经卷多以贝叶抄写,也有部分木刻版印刷。 这种古老的传播媒介直到近代仍在使用。二十世纪初,有人在北京玉泉山见到一队「扛和尚」,他们所负之物不是别的,正是用贝叶写的经文。
1948年后,国内再未见有关于贝叶经记录的史料。 不过,2015 年,一对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华裔夫妇在缅甸街头购买了一串「法螺」,引来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一时轰动。这串据说有1080颗佛珠的手链,每一颗都由手工精心打磨成贝壳状,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这串「法螺」的价格在当时就达到了 3.6 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