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邮票有观赏价值吗?

乌逗逗乌逗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再版”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再版票? - 再版就是第二次印刷发行,所印制的邮票,我们称之为再版票。比如1962年发行的《纪念张骞出使西域》普通邮资函件邮票,1975年重新发行了T.78《张骞出使西域》特种邮票,1983年又再次发行了J.47《张骞出使西域》纪念邮票,那么这套邮票我们就称它为“再版票”。

2、再版票有哪些分类 按时间分: 普48(1959年) 普通邮票的再版称为“新普”; T.90(1979年) 特种邮票的再版称为“新特” J.33(1983年) 纪念邮票的再版称为“新纪”; Z.12(1998年) Z字头邮政连票的再版称为“新Z”。 其他还有普16的再版称作“普16甲”等等。

按时间分类,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就不多说了。

按版本形态分为: 平面缩量再版(如T90第二组) 对原票进行加字改版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加字改版再版票”,比较常见的如1960年的“丙午年”小本票,1983年的“庚申年”小本票等。这种小本票加印的字迹一般比较清晰,不易看出磨损的痕迹。 “打孔加价再版票”是指在原票基础上打一两个小额邮票,以示“加价”出售的意思,比较常见的是1980年开始发行的“文革”中消失的那些“文”字邮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恢复发行的一些套系。这些邮票加了打孔后,原票面文字和部分图案被划掉,而代之以“补发”或“补发部分”字样。这种打孔方式比较费工,所以这类邮票往往数量都很少。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则是“撕口再版票”,是将原票用剪刀剪成条状,然后再进行粘贴拼贴而成的新票,这种制作工序非常麻烦,因此这种再版票数量同样极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