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有收藏价值吗?

宿研渲宿研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撰的一部选本。 当时,吴氏叔侄二人正值壮年,颇有才华。二人都是江苏扬州人,家学渊源,喜好文学。吴楚材曾中过举人,但仕途不顺,一生主要在南京以教书为生;吴调侯则一直在北京做小官。

《古文观止》初版于1672年(康熙十二年),共十卷。选录自先秦至明代的文章300篇。编者对古代散文的划分,沿袭了“经”“传”的古旧提法,将之分为经、传、序、记四类。每类文章前均有导言,介绍该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其代表作。

全书按朝代顺序排列,文章均经编者认真选择,故虽名为“观止”,实际上却远远超过了“观止”的范围。该书出版后,广受读者欢迎,陆续翻印重刻十余次,直到今天仍在继续印刷发行。可见其影响之大。 由于《古文观止》选文标准客观,评论准确,语言流畅,又兼具较强的实用性,所以一直被用作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清末民初,很多私塾都把它作为教材使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它又被列入中小学语文课本,长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地方,就有《古文观止》的存在。

正因为此,《古文观止》一直备受历代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的关注。自其出版以来,各种评点、批注版本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有清人彭元瑞等辑注的十二卷本、清人孙希旦疏证十二卷本、民国时汤炳正撰述的四卷本、现代章培恒、骆玉明教授新注的八卷本等等。这些版本在流传过程中,难免出现纰漏之处;同时,作者、编者个人的好恶也导致他们在编选和注释时有所偏颇。这就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和甄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