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4年有一角的吗?

周睛周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的钱币收藏热一浪高过一浪,很多新的收藏爱好者加入这个队伍,对收藏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因而收藏当中有很多的误区,下面我们来看下民国24年有一角的吗?

中国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2月5日,为收回中国银行铸造权,国民政府令中央造币厂改为中央银罐局第一厂,同时颁布《国币暂行发行章程》,规定每一元国币含镍(记为____)三钱的四分三;角与分另以壹分之一圆之镍材制造。

当时铸行的硬币:壹圆、半圆、角子、五角星、三枚花、一团花、麦穗、牡丹等。其中圆形硬币上,孙中山正坐在一把椅子上,后边是衣甲全副的卫士。

我国自晚清开始,就是由外国钱币专家设计硬币图案。此座像仅见存世。此组国币当年亦曾试铸,但并无正式发行。以“孙像三枚花”为主币的纪念币,系1949年1月由金圆券改革委员会委托钱币专家孙仲英设计,国民党中央革命纪念馆制版,在上海造币厂试铸,准备流通。但因时候关系,金圆券并未实现,国币亦未发行,这批纪念币未曾出售,故存世较少。

第二版纸币、镍币和辅币

第二版币是以“孙中山像背布绘农民与耕牛”主币的纪念币。这款纪念币的面值为500元。据考证这500元只是象征性地兑换农户500斤大米。另外一枚是“孔子像背篆书‘仁’字”100元纪念币,用以奖励考试成绩优秀的农村中小学生。“这两套纪念币都是为农村计划服务的,但并未实施。”

孙仲英还表示,这两组纪念币的图案及币面上的文字,均经当时中央财政部批准。至于他本人,仅仅是根据两户农民家庭的实际面貌和农民对农业的关心来设计图案,并未看到后来公布的1949年临时办法草案中所规定的“国币之正面图案以农具耕牛农民为主题,背面图案以革命烈士及农业生产建设为主题”。

据了解,在1949年7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议会议筹备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国市暂行法》,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决定,在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际,实行币制改革,以新币兑换旧币。并确定,在正式颁布的新币图案未公布之前,暂以第二版货币代替,作为临时通货。

1949年6月21日.财政部电令上海中央造币厂、天津中央造币厂将第二版辅币收回,销毁。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通货第十一律》指出:“除1元及5角之外,其余第二版辅币均由中国人民银行没收以供铸行新币之原料。”随后,中央造币厂将回收的第二版5角、1角及1分硬币送交中国银行销毁。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代财政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币发行条例(草案)》,在硬币部分规定:“以镍为质地之壹角及半分国币之正面的纹饰,刻制国父孙中山先生之遗像。背面之主纹饰,分别刻制农村用之农具或耕牛;副纹饰,刻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旗。”其背面图案为国像、国徽及行名和“壹角”字样。“半分”之意相同,只是正面为国徽及“半分”字样。

由于新中国的币制改革是从人民币开始(当时尚未独立发行货币),且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正式成立,使用第二版辅币作为新币的过渡形式是合理的;而且这套硬币上的孙中山遗像应为“民国伟人”系列硬币的开山之作,可视为国父像的一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