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28年一分值多少?
中华民国28年一分市价10—20万元。
在钱币收藏市场中,人们常常用“纸比金贵”来形容银币与铜币之间的收藏价格差异。其实,在某些特殊的年代,某些特殊的钱币品种,也会出现“纸比铜贵”的奇特现象。台湾钱币专家朱琦在《中外经济》杂志第4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如果将时间拉回到80年前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即1937年抗战爆发时,我们就能看到这种情况。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占领华北后,在中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上海肆意摧残,南京国民政府沦陷。在这个时候,中华民国的首都首都已迁至重庆,“中国中央银行”亦撤至重庆。而上海与海外联系的唯一渠道惟有余沪铁路可与外界相通,其他对外交通全部断绝。
为了保护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不得不于1937年8月1日发行战时紧急钞票。这些钞票的票面颜色为棕红色,下面印有“现欠”字样,以揭除“中国中央银行”的对外负债责任。1937年9月,又重新加盖“中国中央银行”字样。由于这种钞票是在抗战时期紧急发行,故被钱币藏家称之为“抗战建国币”。
朱琦在文中指出,“抗战建国币”共计5种面值,其中1元券最多,共发行460960张;5元次之,共发行187032张;10元券67544张;20元券22272张;50元券10682张。这五种钞票的图案均为花卉,均为棕色红色,但正面和背面的文字均不相同。
2014年初,一件“抗战建国币一角”珍品在美国拍卖,最终被一家香港私人银行以8.24万元竞买成交。而“抗战建国币一分”要比“抗战建国币一角”稀少得多,假如传世精品“抗战建国币一分”出现在内地拍卖市场中,其成交价格必定突破10万元。不过,因为收藏“抗战建国币一分”风险过大,至今内地拍卖市场也没见到过“抗战建国币一分”的拍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