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1、艺术价值:
最早使用青铜器的是在早期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广东省珠海市百足山发现的石斧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青铜制品。此后,在二里岗、殷墟等商代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但是,这些青铜器并不是随意制造的,根据商代的历史文献和神话传说,有一部分青铜器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象征功能。例如,祀器,即用于祭祀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夔龙形青铜尊为代表。武器以鉴为代表。车器以马具为代表。这些器物或造型简洁端庄,或使用感实用性强,或工艺精湛华丽,都体现了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高超技术。
春秋时期,青铜礼器的使用逐渐衰落,但是,以原始陶瓷器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青铜器却蓬勃发展起来。到春秋晚期,吴越青铜器已具独特风格,以越剑之首为代表。从整体的风格上看,造型轻灵匀称,粗放而挺拔,具有深厚的民族趣味。进入汉代,原始瓷器大量出现,与青铜器抗衡,到七世纪末,青瓷的发展达到顶峰,以越瓷为代表。其造型之美,造型之多,使中国的陶瓷发展史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2、历史价值: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青铜器记录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一件完整的青铜器包括器型、纹饰、铭文等,这些铭文记载了当时国王、诸侯、大臣的操作者姓名和赏赐原因等重要历史事件。从商代后期至春秋中晚期约1500年时间,是青铜器发展的全盛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为重农抑商,青铜器被打碎熔化,所以汉以后,青铜器越来越少见,真正懂得鉴赏青铜器、研究青铜器的人,就更少见了,这也使得青铜器文化慢慢消失。 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学术界开始了新一轮的关于青铜器的研究,其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更为全面地揭露了商代和西周的青铜文化。
3、科学价值:
由于炼铜工业的不发达,先秦时代的工匠不能分辨不同的炼铜产物,因而把含有一定量的铅以及其他金属的炼铜产物也作为铜使用,即所谓的“杂铜”,而把矿石冶炼的铜称为“纯铜”。所以,先秦时期所有的铜器,都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量的铅,这类铜器在地下很容易锈蚀。春秋晚期开始,有一部分铜器表面上了银(或其他某种金属),以增强铜器的耐腐蚀性。
另一方面,出于美化实用目的,早期铜器往往要浇铸上各种图案、花纹。所以,凡是铜器表面原有的黑色锈迹,经过清洗,大多会露出原有的花纹来。这就是铜器上烧花工艺的痕迹。有些铜器上的花纹被黑锈侵蚀,从表面上看去,如同裂纹。其实这在当时,很可能是为了使铜器表面产生厚重的效果而故意浇铸的。而且,先秦时期的浇铸技术不太完善,花纹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