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匕首如何鉴?
清代早期由于明朝遗老遗少在思想、文化尤其是军事上影响很深,在器形上,仍保持明代的风格;而且因为清朝统治者以武力征服中国,对汉人警惕性很高。所以清代的剑从总体上看依旧保持威严的面貌。
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剑身由挺拔锋利,渐趋厚重圆润;2、由注重装饰,渐变简洁素雅;3、由器身上简下繁,渐变上下端正;4、由以青铜为剑,渐变钢剑为主。同时,还出现竹刀、木剑等。
总之,清代的剑,古雅有余,刚健不足。是明代剑风格的继续,也是清代文化精神的反映。
清代晚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剑这种武器,已不具备盾的作用,加之西方国家短剑流行,所以中国的剑,开始了向短小精悍方向发展。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近代剑才真正出现。
清人徐锴在其《东轩随录》中曾云:“今人作剑,惟锉其脊,利欲杀物,已失其功矣。古剑背厚而腹薄者,取其用折,又不磨背,遂成一把,亦竟快若甚,此为善铸。”这段话道出了古人铸剑的哲思!也道出了清人冶剑的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