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字典里的韵和集是什么?

胡亚飙胡亚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查字典时,经常看到韵和集,这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字典里不再标注韵目,因为共内的字已经一一标明韵部。例如,你手里拿着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凡标有[韵]的字,都属于押韵,其排列规则是由上而下,按照韵部排序,一部一个韵,不交叉,不遗漏。每一韵部结束,标一个[韵]字示意。

韵,是汉字音节的重要构成成分,音律切响,声韵协调。

一部汉字字典或汉语方言词典,凡标有集,表示字、词或语素属于某一方言的某个发声(又称穴口),例如集有d⛆i,作介音的字绝大多数是i或y。方言集的标示注意和声调密切相关,例如集fêi表示音韵调类 ,集fú表示韵母 。

又如:

一.韵

1.与声相应的基础。《文始》:“韵者,以意反始也。”《礼记·乐记》:“故歌者,回其小心,以服忠信;然歌者也,犹揖让进退,周旋中礼,出入不息,以须音爲本主者也,故有遗息者矣。”玄 注:“欲令人安静,依韵坐。”

2.和音之统与曲度。《国语·吴语》:“吟,以隽其声;嗟,以注其意。”韦昭 注:“吟,声也。嗟,叹也” 。

3.诗体的总称。孙楚 《笛赋》:“奇音之韵,则压而不得。”

4.和韵。即按照韵部的排列顺序和韵书中的音韵排列组合规律,用同韵字填词。宋 苏轼 《次韵孔毅父久雨新霁》:“清诗美雅笑,韵谐怨易乖。”

5.文艺文体的一种。又称“韵文”。《宋书·武帝纪上》:“虽自有书府,罕涉及焉,至于文章,则时鄙朴,常恃既美,不以请教,故无得察其崖岸。及得南州,见义阳王所载文章,乃知沈思隐谋,颇有渊略,自是有意写作,每作一篇,出手成吟,文词之美,冠今绝古。每见季兰 、云英 、简文三公子 ,孟阳 、陵江二郎,文章之美,无不欣叹,以为欲为古人,则余不及也。”

二.集

1.会集;聚集。《战国策·西周策》:“王车执鞭而从田,罢而赏毕,会集田急。”杨绾 《覆奏集贤院应添修书状》:“若须集诸经注,及纂述先儒未明之学,或旧无其书而宜先修者,望申部覆奏。”

2.会祭。《说岳全传》:“﹝ 岳飞 ﹞因奉道,多假托於鬼神之事,每兵革休息之时,必设大会集,宣示忠孝之力。”

3.成语。犹言集成,聚集。《陈书·曹孝传》:“子曰:‘舜兼有天下,而无抵罪之臣。’今朝廷集大军,不谋于邑落,集小大利大害,此王化中所尚,名教之所先,愚智所咸知也。”

4.犹聚。《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时 袁绍 、 袁术 、 刘表 、 张邈 、 许绍 、 荀韫 等,或僭称帝号,或聚宗党而奋其威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