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银元有五元的吗?

井思泰井思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众所周知,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初发行,至1953年4月完成,共分了7个步骤从500元到5元12个面额;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8月发行,流通使用了35年;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11月分两次发行,停止流通距今才20多年。至于第四套人民币,则是在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它是在第三套人民币基础上加印了8个面额;与前三套人民币相比,第四套人民币还增加了50元与100元大面额钞票。第一套人民币到现在已经解放70年了,所以才有那么多收藏者如此推崇。

而近日,有人发出提问,关于“民国十年的银元有五元的吗?”有回答称:“十年银元只有一种,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财政委员会,专门发行的一种银元,正面是孙中山正面像,背面是莲花,俗称‘袁大头’。当时,社会流通的五元银元是‘大清银币’,十元是‘唐铸民国临时纪念币’。”回答很详细,可惜有点文不对题。

其实回答者肯定知道,提问者问的是“民国十年”的银元,可回答者偏偏答了个“1928年”,就这还需要“专门”告诉大家?还“俗称‘袁大头’”?这不是贻笑大方吗!这种银元有很多种,“袁大头”仅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大多数都是民国的。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称,民国10年没有5元银元,有1元、10元、100元3个面值。1元俗称“大头小圈”,10元俗称“刀币”,100元俗称“大洋”。所谓“刀币”,是指其背面有100圆字。

这两种银元都流行了一年多,后来被北洋政府以赝品罪名予以查没。若以正品论,“袁大头”存世比较多;而“刀币”存世较少,真品很不容易见到。由于这两种银元都是比较重要的银币,故均有仿真品流行于市。

由于袁世凯上台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一些旨在巩固自身地位的改革,称帝后更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当时民间封建迷信思想广泛流传,不少人以为袁世凯画像的银元上印有“袁大头”二字,遂会带来灾患,影响子孙后代的运势。所以不少人为了镇压,就在银元上打孔,据说是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个“凶”气,以保家人平安健康。这种银元后来被戏称为“孤儿寡母”(正面袁大头,背面被挖成孔)。但也有人将“袁大头”镜面打磨,反而造成更为罕见的一种版式。

以上所称的“小圈”,就是指袁世凯侧面像中的眼窝、眼眶呈较深的小圆圈,而非圆形的“圈”。小圈版“袁大头”铸造量比较少,但存世量也相对较多,普通版“袁大头”的存世量就要多得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