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瓷器好不好?

乔柏丽乔柏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在中外交通史上,也是特别发达的时代。中国瓷器从顺治时开始,就源源不绝地运销海外,而且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康熙时,清政府厉行海禁,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但瓷器的生产与外销并未受到影响。从康熙中期起,外销瓷进入全盛时期,瓷器成了中国对西方出口的大宗商品。

当时,东印度公司及其他商社,都纷纷到广东订货,他们自己经营的船只,也直接到中国沿海,采购运销瓷器,所以清初的外销瓷也有“公司瓷”之称。特别是康熙二十三年清朝解除了海禁以后,外销瓷的生产更加兴旺。如景德镇的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六年就曾奏称,景德镇一地“业瓷者十之七八,工匠人等约计十余万其精巧远过于前。”乾隆时期,外销瓷仍继续发展,特别是乾隆后期西方的许多小国,对中国的日用品、工艺品、尤其是瓷器更加需要,外销瓷有了更大的发展。

当时,由于国外市场的开拓,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相继兴起,使陶瓷制造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清代外销瓷既沿袭了明代的品种形式,又大量生产迎合外商及当地社会生活需要的新品种。

清初外销瓷的品种可分为通用瓷和特制瓷两大类。通用瓷,都是我国传统的品种,主要包括青花瓷、五彩瓷和颜色釉瓷。如清康熙五彩大盘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在欧洲市场上特别盛行,欧洲人称它为“康熙大帝”。特制瓷是根据外商提供的图样进行烧制的。

例如,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特别流行的装饰工艺“洛可可”,在清初外销瓷中可以找到,这就是欧洲的装饰图案输入中国瓷盘上得来的。这种特制瓷又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日常生活。它包括大盘、大碗、汤盆、餐具及咖啡具、茶具等。还有挂盘和嵌盘,是作为西方装饰客厅居室的装饰品烧制的。另一类用于室内和人体装饰,有鼻烟壶、痰盂、笔筒、烛台、果盘、花瓶、粉盒、扇子、袖珍瓷、胸针瓷等。特制瓷具有欧化风格,西方人买回去用,很合自己的习惯和情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