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石墩有什么特点?
石墩始于宋、元,明清时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石墩,如云龙纹、荷叶等图案。它一般置于宫殿、衙署和庙坛前墀,作为仪卫之制。一般人家只可置座前,不许放院内。
石墩的形状一般分为圆、方两种,一般墩下有台。圆墩的台分圆、方两式,方墩的台都是方的。其雕刻,一般是上部最精,中部稍简,下部又繁,并有底台相承,以调节敦实的体量。石墩用石较多,所用石材一般有青、白、灰绿、红色等,颜色与环境谐调者为好。
传统装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吉祥图案内容包括庆寿、祝寿、富贵、喜庆、平安、喜福、发财和避邪、镇凶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