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红水晶是什么?
我国清代皇室用料多以金银、珊瑚、宝石、翡翠及黄、红、褐、紫色的各种水晶为主,尤以红色水晶为贵重之物。清《国朝宫史》卷十六《衣服门》“皇帝甲胄”条记述:“甲胄分御用及赐王用二等,其御用者,盔上饰东珠56颗,顶饰东珠一颗,盔左右前后各悬流苏五束,每束9颗东珠,其间有红宝石12颗。”在御制甲胄中使用的“东珠”及“红宝石”正是前述之天然水晶及红色水晶,充分说明了清代朝廷对这些水晶珍品的重视和喜欢。
在我国清代的众多典籍中对红色水晶的名称记述有很多,常见的有“红玛瑙”、“红水晶”、“紫晶”、“紫英”、“紫晶石”、“紫水精”、“紫水”等,其中尤以“红玛瑙”的名称出现最多。在清代中晚期的宫廷档案当中,红色水晶的名称多以“红晶”称之,如《活计档·珐琅作》:“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初六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六品首领德明交来黑星红晶一件……”。
清代所称“红晶”在清代中期以前的典籍及清代中晚期宫廷档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述,在清代中期前典籍名称多称为“红玛瑙”、“紫英”等,这与现代红色水晶名称的叫法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