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款有玉堂清玩款吗?
玉堂清玩款是明代宣德年间的款识,永乐、宣德时期的玉器上常有刻款,多是官窑器上的亲款或者堂名款,玉堂清玩款属于堂名款,玉堂清玩款常见于明代中期仿古器物上。玉堂清玩款在仿古器上出现较多,这是因为仿古玉常常被用来向朝廷进贡,因此常有玉工名款和玉器铭文,以表明其来历。玉器上的款识是器物在制成之后加上去的。一般是在器物制作完毕要出厂之时,由行家或者作者本人在其底部刻上款式。因为当时生产玉器的作坊,既是生产场地,也是出售场所,所以刻上款识之后,既表明了作者,同时也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仿古玉在清代中期也有制作,但是比较粗糙,多为民间传流之物。
“玉堂清玩”是皇帝的别苑书斋,是宣德皇帝处理朝政闲暇、赋诗作画之所。在皇帝的苑邸刻上,带有“玉堂清玩”的玉器,自然是专为皇帝制造的上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