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当十价钱是多少?
嘉庆时铸嘉庆通宝、嘉庆重宝,除京局的当十钱径2.7厘米外,其余钱局的当十钱实为当八钱,径2.53厘米。
道光时铸道光通宝、道光重宝,制同嘉庆。咸丰时,由于对外战争不断,国用不足,大量发行制钱,当十钱的年铸额超过20万通,是清代的最高额。又行用纸币和发行铁、铜、铅、宝泉和户部(银钱)的当百、当伍百、当仟等大钱。
光绪以后,当十钱的铸造额虽不及清前期,但钱文增多,有光绪通宝、光绪元宝、光绪重宝、丙申大吉、厚德载福、四吉捧寿。此外,陕甘总戎府、新疆都统铸有“同光中兴”;伊犁将军铸有“还我河山”;西安将军铸“威宣朔漠”等;种类繁多,有的为“厌胜钱”,有的为纪事铭文钱,并无行用。当十钱制文隶书,径2.7厘米左右。
清代当十钱的铸文,因钱文为“通宝”者,铸通字有“金“、”宝“等字的偏旁作暗记。有金通宝、元宝通宝等,统称为杂通宝钱。铸文为重宝者,初为民国当十大钱,制文为“民国通宝”背“当十文”,是近代军阀张作霖于1920年前后在辽宁抚顺铸造发行。币值为10文,材质红铜,大小有别,直径2.5厘米、2.6厘米、2.7厘米、2.8厘米四种,品相有美、珍、普品,为稀有铸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