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和把件哪个好?

江竹祐江竹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手捻佛珠和怀抱玉器,这是中国人两大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手上喜欢拿着东西,“手里没活儿”,是一种懈怠无事游手闲逛的标志。如果拿着什么玩艺儿,就表现出一种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乐有所趣、有所寄托有所自持的优雅。这种优雅在古代中国,有两种体现:达者们手中常执玉,小民们手里常用佛念珠。前者被赋予修身养性的使命,后者则被赋予保平安佑健康的使命,但其实验有异,本质却是一样的,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的体外体现。

玉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玉器的产生和使用源远流长,品种繁多,用玉文化渗透到社会与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直到宋代,玉器的实用和装饰功能还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和陈设、佩饰、带饰等方面,陈设玉中的山子、摆件之类的把玩性玉器,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玉把件是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手中案头的清玩,在当时被赋予玩性雅趣的内涵,成为人格风范的象征,具有典型的象征性消费意味。在清代帝苑中多有“燕喜堂”、“玩会室”之类的名号,都是君王与臣子赏玩玉器等文房器玩之处。

佛珠则是另一种精神玩物。现在人们常说的佛珠,其实应称为念珠。佛珠和念珠本非一回事儿。佛珠是佛教本物,念珠则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在功能上佛珠贵求福,念珠重消灾。在汉代,佛国奇珍和儒家修养之道相结合,成为文人修身养心的寄情之物。珠串的手捻,是对内心安定的诉求;玉器的怀抱,则是对玉德的体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双手合十,心无旁骛,是人与天和、人与人和、人与己和的标志,手中捻珠,怀抱玉器,则可以将这种中国式的精神,物化为最具体最实在的审美愉悦和人格自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