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治年瓷器吗?
清代同治时,官窑在道光、咸丰废弛的情况下恢复置窑,有景德镇和九江两处。产品不外袭用前朝乾隆时的造型,器底铭款有楷、篆书体的“同治年制”四字双行青花款及红款二种。
有青花、五彩器,但没有雍、乾时期富丽繁华的色调,产量也不大。同治时还有许多民间瓷,在艺术效果上,往往超过官窑。民窑青花瓷器多五子弥勒佛纹饰,还有婴戏纹、鱼藻、百吉、九莲、八骏马等装饰图案,都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
瓷器鉴定常识
辨识瓷器真伪有四大标准:一是看造型。不同时期的瓷器有着不同的造型风格,如唐代的浑圆饱满、宋代器物清瘦挺拔、明清器物端庄古雅;二是观釉色。瓷器有着色釉和无色釉,而各个朝代的色泽也不相同,这与不同时期的烧制技术有关,如明代宣德时期宝石红,可谓冠绝天下;三是察胎体。各个朝代器物的胎体都不一样,比如康熙时期的青花器物,坚密硬朗有厚重感。四是辨款识。款识在每个时代的表现也各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