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字书法怎么写好看?
王铎《行书五帖》 【始】【尾】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万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大内阁礼部尚书,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于书道造诣之精深,在中国书法史上可居重要地位者,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王”。 在中国书法史中,元明清三代有所谓“书坛三鼎足”之说,指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王铎三位书法大家。他们三人的书风代表了当时各不同的书学追求,以及不同审美取向下的书家群体。从时间上看,这三大书家的艺术活动基本集中在公元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前半期;地域上,三人分别活跃在北京、杭州和北方的南京等地,他们的作品也主要流传于北方中原地区及江南一带,并远播日本、朝鲜等国。 清张怀瓘《书断·书议》云:“唐末五代,朝家以墨纸为诏,多不精好,故世人但宝晋王右军、续笔陆机公非真迹。而钟繇太傅、羲献二王子敬,索靖太常皆不复贵矣!然则后世之论书也,尽以为二王为善。”
王铎作为明清之际的重要书法家,他的创作与书法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的时代风尚影响,他在接受传统的基础上,对元明以来书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种贡献首先体现在他继承传统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元明以来的“俗书”进行了有力批评。王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初和后来的众多书法家。 从书法作品来看,王铎的书法风格明显受到了董其昌的影响,同时他与同时代的书法家傅山等人都在书法思想上反对当时流行的“俗书”现象,这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