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什么国书法?
“刘”姓作为百家姓中排名第九大姓,可谓人才辈出、灿若星河啦! 比如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字文叔;西汉皇族刘姓,包括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以及汉武帝刘彻等帝王将相,史称“汉室宗亲”或“刘氏子孙”; 还有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刘备、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当然,除了以上诸位名人外,历史上以“刘”为姓氏的书法家也不少哦~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魏三书家”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307~365年),原籍琅邪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字伯熊,小名官子。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父王旷之子,王献之之父,东晋大将王敦、王导的从弟。历任尚书郎、右军将军等职,后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创“王体”行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十七帖》是他写给朋友益州刺史羊忱的信件稿,共二十四则,是王羲之书法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王派楷书的重要法书。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王羲之传世墨迹有《快雪时晴帖》、《兰亭序》、《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何如、若乃帖》等多种,均为行书,这些作品都是学习“王体”行书的绝佳范本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并称“二王”。王献之名“敬”又作“介”,字子敬,他善草书、楷书、隶书、行书四种字体,尤以行草最为出名。
“宋四家”之首北宋书法家:苏轼 (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苏洵、苏辙的父亲。其诗、词、散文、书、画均成就极高,世冠古今。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求险,创造出了“宽博壮厚”的“苏体”。
苏轼的书法作品主要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洞庭湖诗》、《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枯木竹石图跋》、《新岁展庆帖》等。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黄州寒食诗帖》。整幅作品清新刚健,气韵生动,流露出作者豁达、超脱的心境。
这幅作品曾被日本收藏家藤田传三郎收藏,后来被齐白石购得并视为珍宝。齐白石曾经题诗赞曰:“东坡诗书妙绝伦,天资雄大超流俗。此卷颇得东坡意,笔端灵动无停伫。” 如今这件珍品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成为我国国家一级文物呢!
南宋诗人书法家:陆游 (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洲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擅长诗文,尤以诗歌著称于世,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九千余首,内容大多反映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风格豪放,充满爱国情感;此外他还工于书法,以草书最为见长! 陆游的书法作品主要有《自书诗卷》、《怀成都十绝》、《施注东坡诗集序》、《杂感诗卷》等多件,但最为著名的当属这件《自书诗卷》啦~
此卷共有诗词四言、五言、七言、六言各一,共计七首诗。虽然全篇没有落款署名为“陆某”,但是通过落款的“放翁”二字,完全可以确定这就是大诗人陆游亲笔所书的作品! 这通手札不仅书风遒劲奔放,字里行间还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堪称诗、书、画三绝的艺术精品呀!
明代书法家:刘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县南乡安仁乡(今浙江省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因其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故后人称其为“刘伯温”。
刘基的诗文字数长短不一,体裁较为多样,有古近体诗、古诗、词、赋等。其中存世作品《郁离子》为杂剧;散曲目前仅存小令一首。但其著作却以文集流传最广,有《诚意伯文集》。 至于书法方面嘛…因为刘基本身文学造诣较高且精通易学,所以他在书法上的追求主要是“书画合一”,也就是把书法中的阴阳变化融入到绘画中去。
这种观点在当时颇为流行,也因此造就了像“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等一批名家。 而纵观刘基一生的经历,他虽出身儒雅,但却并没有多少时间来亲自研习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