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变黄是不是好翡翠?
“种老”不是评价翠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决定翠好坏的关键是颜色、质地和透明度。 影响玉石颜色的主要因素有:矿物成分、结构、晶体大小、铬含量及分布等等;因此颜色会有深浅、浓淡变化,也会存在均匀和不均匀之分。在天然条件下形成的翡翠,其硬度条件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因为各种元素在形成过程的作用是不同的,对颜色形成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块翡翠出现多种颜色,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这块翡翠的天然色泽。但是需要注意:一是多种颜色不能太多太杂,比如一件翡雕件上出现红绿紫三色,就算比较正常了(当然也不能太多太杂);二是不同颜色的色调要一致,也就是说不能一块明黄一块鲜橙一块绯红。
如果同时具备上述两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一块真色真种的翡翠,也就是天然翡翠。 有些商家或者行业人士会说,一种颜色不好,没有色彩层次感,不鲜活。其实,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怎么可能如此合我们的意,要是都能尽如人意那才奇怪。我们要做的是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既然自然给了你这种颜色,我们就得认可并接受它的局限性,而不是去强求自然按我们人类的意愿来改变它。
否则,就是人造的染色剂破坏了天然的韵味。 我们说一种颜色好看不好看的标准应该是:色调不均,时有时无;或是颜色单薄,又灰又暗。这样颜色的人造物品大家见多了,一眼就能辨认出来。而天然色彩的层次丰富,变幻微妙,有深有浅,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它们原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