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翡翠和冰种翡翠的区别?
对于新入行的翡翠爱好者,经常搞不懂“糯种”、“冰种”等术语的意思,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行业里的基础知识—— 种是翡翠原材料的统称,主要指其结构,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等;
1.玻璃种最好,晶体细腻,通透如玻璃,常常全透明没有任何杂质。 2.冰种较好,晶体略粗糙但依旧清透,像结冰的湖水;
3.糯种次之,晶体模糊,看上去很温润,像是糯米汤; 4.豆种最差,里面有明显的大粒结晶,像豆子一样,所以价格最低。 以上分类只是大概划分,同一种类里面也会有高低优劣之分;就像同是玻璃种的翡翠手镯,可能有的人几百元就能买到,有的人却花了几万元甚至更多……这取决于翡翠的结构、色泽、水头(透明度)等因素。
1.结构:一般来说越透明的翡翠价值越高;同样大小的手镯,玻璃种的会卖得更贵一些。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一些老坑的冰种翡翠,由于质地非常细腻,水分充足,有些甚至能飘绿(绿色浮在表面),这种也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
2.色泽:这里说的色泽是指翡翠整体的色调,包括颜色深浅以及是否均匀一致等问题。如果一只手镯50%都是绿色且浓淡适宜,10%是紫罗兰,那么这只手镯的价格就会比纯绿的同等尺寸的手镯要高很多。因为色彩搭配好价值自然更高啦!
3.水头:这是衡量翡翠重要标准之一,可以理解为透明度的高低。一般有“七分水润,八分晶莹”的说法,意思是如果一块翡翠有七分的水润程度,就差不多达到极品了。当然,不是说越透就越好,过分通透可能就是B+C货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