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翡翠和真翡翠的区别?
注胶就是往翡翠里面注入一些其他的东西,使其变得通透。在行业内,把这种经过注胶的玉器叫做B货。 而未注胶的翡翠,则称为A货 (注:有些商家会把B货称为“B+C”货,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所谓的“C货”并不是指全新成品,而是指“染色”这一工序) 注胶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是用透明水浸泡,使得里面的杂质充分溶解在水中,然后用高压锅或者真空泵抽干水分,这样就能让晶体间缝隙中的杂质凝聚在一起而进入溶液部分;还有一些注胶是把晶体磨碎之后重新结合,类似水泥搅拌机里掺入石粉一样,只不过这个“石粉”是翡翠的晶体粉而已。
总之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让原先混浊的翡翠变得通透明亮即可。而为了进一步增光添彩,有的商家还会对这类改过性质的玉石进行烫蜡、浸油或上色等处理。这些处理虽然可以让注胶的翡翠看上去更漂亮,但往往也会留下痕迹,因此行家们常常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痕迹来判断宝石是否经人工处理。 例如,如果注胶时间不长,那么表面通常会残留未完全融化的玻璃质感白色晶体,如同冰糖一样,行内称之为“冰糖”,有它存在,说明此件首饰一定是B货。
当然,也可以通过特殊药水清洗掉表面的“冰糖”,不过这样会留下别的印记,如用水洗就能去掉染色剂的话,那这件首饰一定也染过了(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由于现在的染色技术越来越好,很多染色都会渗透到翡翠内部,所以单凭这一点已经不能完全判断一件首饰是否是B货了)。 如果注胶时间过长,则会在表面产生网状纹路,行内称其为“蜘蛛网”,有它出现,基本可以判定这件首饰为B货了。
除了观察表面,还可以通过敲击来验证。天然翡翠因为结构紧密,所以用手敲击一般没什么声响,而如果用了注胶,往往会从声音上听出来。还有就是测量比重,相同容积的情况下,由于注胶的密度较小,用手掂量会觉得重量不足。 最后,还可以将需要鉴别的首饰放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由于注胶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因此常会留下无色或浅色的残迹,可以通过仔细寻找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