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好还是沉香?
两个都收藏一些,对这两个都有一定的研究。 先说自己的结论:在可承受范围内买品质最好的那个,不要过分追求品相差的(除非你已经有足够多的好料子了)。因为东西都是越好的越值钱,除了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损耗之外,好的料子只会越来越贵。而一般意义上的“性价比”也就是指在这种前提下选择价格最合适的那个。 先放几张自己收藏的部分精品图片(手机随便拍的,实物比这个更好看更润泽): 说到性价比高,其实也就是指花最少的钱买到最称心的东西。不过这个“最少的钱”是需要合理消费的,不能为了节约钱买很差的材料做首饰或者把件,毕竟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当然,如果能遇到很好的批发商或工厂,可以拿到很好的材料,这种属于小概率事件,就看你能不能碰到了。 接下来讨论的问题是:花100元买500元的商品和花500元买500元的商品哪一种更划算。显然,后者更合算。同样,如果花500元买1000元的翠料或者花3000元买7000元的沉香是不是更合算呢?一般情况下是这样。但是,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合算”,而不是“划得来”。
很多人买东西喜欢比较“划得来”,一比较发现好像确实如此;有的人则喜欢较真的问“这到底赚了多少钱”、“赚了多少倍”之类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没有分清“划得来”和“合算”的区别——前者是纯数学上的计算,后者则是结合主观感受做出的判断。因此只能说后者更合算,但不能说它一定就是“划得来的”——说不定买500元的翠料还不如花3000元买70.01万的沉香来得“划得来”!
那么,什么是“合算”呢?什么叫作“在这个范围内的超值享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想一下,当你买一件东西的时候,你是愿意多花点钱买更好的还是少花钱买差一点的?比如同样是买水果,是愿意多付点钱买新鲜的还是少付一点钱买隔夜的?我想应该没有人愿意多花点钱买新鲜的好水果吧?那为什么要在买衣服、鞋子的时候非要面对“买新的好的还是买旧的差的”问题呢?
所以,一般来说,买东西的时候只要预算够且没有特别严重的偏好(比如非某家店铺不买),最好还是买好的,不买差的。当然,如果预算不够,那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但注意,我说的是“最好还是买好的,不买差的”,并不是鼓励“买最好的”。因为对于珠宝玉器等装饰品来说,“最好的”往往意味着“最贵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开最贵的,选择价格合适的。 因为东西都是越好的越贵,除了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外,好的材料只会越来越贵。就像这个镯子,是我2年前买的,现在同样的尺寸、种水、颜色的好像要涨不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