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翡翠烧制?
“烧蜡”,是古代鉴定翡翠的一种方法之一。 由于古代没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古人就凭借经验用肉眼来观察,发现其中有不少的瑕疵和缺陷;而有些经过加工、抛光后的翡翠,颜色看起来会更好看,就会有人打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打强光),从背面打强光,让光线穿透翡翠进入内部,如果看到里面的结构、纹理等,则是真的翡;如果没有看到内部的形态和结构,则可能是假的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拥有更高级的检测仪器了,所以“烧蜡”这种鉴定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当然,现在的假翡翠中也有部分是用天然翡翠原石做的,只是表面做了处理,在放大镜下也能看到翠性,打灯一打就知道是不是假的了。 所以,如果你买到的翡翠打灯能看到里面的结构,那就是天然的,也是真翡翠。 如果打灯也看不到里面结构的话,那就可能是假翡翠了。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假翡翠都是用低劣原料做的,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的假翡翠是用顶级玉料制作的,行内称为“B+C"货。这类假翡翠用超强荧光剂浸泡,再用高压电击的方法,将原有的翠色去除,染上一层人工制成的鲜艳色彩。此类假货是最难区分的,只有通过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题主是不是想问怎么判断有没有烧色,或者已经知道了有烧色但不知道程度如何?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烧”这个行为、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在翡翠中产生的原因和效果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判断一件东西是否存在被烧的情况(排除人工优化)。 “烧”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指将含有钠长石和方解石的原料加热至900度以上使其转化为钠长石晶体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结晶更为完美从而获得更加细腻、光滑的玉石。所以可以理解为高温下使矿物发生转变进而形成新的物质并改变其外观的过程——这其实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风化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说这种转变对于某些宝石来说并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呢!
判断依据是肉眼观察法/手摸感受法+放大镜仔细观察法。 如果肉眼直接看到明显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的瑕疵的话那么可以判定为烧过;反之如果没看到明显的瑕疵并且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任何瑕疵的话就可以判定没有经过烧了哦~ 但这种方法也不是100%准确的呢…毕竟有些情况还是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进一步判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