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飘紫色好吗?
首先,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是没有“翡”这个名词的,只有“翠”。 翡,是红色颜色的宝石,而翠,则是绿色颜色的宝石。 “翡”和“翠”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西京杂记》中记载着:“莽身衣绛衣,乘赤车,驾六马,旗幡上指,谓之‘七宝幢’;亦曰‘七珍之车’。” 这里的“绛衣”,就是指深红色的丝绸衣服,而丝绸,则是我国特有的古代奢侈品,所以这里可见“红”是很高贵的颜色。而现代汉语词典中也解释“翡”为“赤色玉”或“红绿色的翡翠”。 所以无论是古书还是现在,对于红的定义都是一致的。 而关于翠的解释就要复杂一些了。宋代朱熹所著《诗集传》中表示,“翠,青碧也。” 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石部》中则写道:“翠,水玉也。” 可见,古人所谓的“翠”,并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而是多个颜色,即我们所说的,翠色。也就是现在化学学科中所说的“三原色”中的绿色成分。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如果按专业角度来说的话,带紫色的翡翠,属于彩翡翠范畴。而在行业中,根据颜色分布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春带彩、夏带绿、秋带紫。(当然,这里只是按照行业习惯进行粗浅的分类,并不能真正的划分出这三种类型) 其中,以春带彩最为名贵。因为这种类型的翡翠颜色丰富,色调较多且鲜艳,所以价值自然也最高。但,如果是以紫色为主色的,即所谓的“紫罗兰”,则相对来讲价格就便宜许多。
所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楼主说的“飘紫”,应该改为“飘绿”或者“飘翠”。而如果按大众消费者的眼光来看的话,只要喜欢,不论是什么色,都是可以的。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判断一件翡翠的价值,主要取决于颜色。
而至于颜色,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判断也就自然没有统一标准。有像李时珍那样,根据肉眼观察,分出一个“色阶”的。也有像现在这样,用科学仪器测量,得出一个数值,确定其标准的。 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结果都一样。因为肉眼观察,也是有依据的——仪器测量出的数值,也是人眼能够感知的结果之一。 所以说,只要是自己喜欢,什么色,都可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