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代铜造像?
乾隆造像鉴伪实例,鉴别清代铜像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清代宫廷铜像造型风格已经完全脱离了藏式造像风格,五官描绘更加符合中原审美,发髻有藏传也有汉传式样,衣着大多为汉式僧衣,莲花座底部呈椭圆形,装饰有雷云纹、连珠纹,宝瓶等吉祥图案,法器中已不再使用藏式莲杆,莲花也完全采用中原的莲花样式。
宫廷用铜为黄铜,色泽金黄,内庭使用的鎏金技术为汞济金,鎏金厚实,时间越久越光亮,而外坊所造仿品多用火镀金,金色偏浅。宫廷和各地作坊所用合金熔炼技术不一,铸造工艺也不尽相同。
内廷用铜像底座和像身是一次性铸造而成,外坊铸造技术不高多为分铸。仿品多为二次造型,新旧特征差别很大,鉴定时仔细观察铜胎,有的仿品在新铸时胎体较薄,在背面或底部用厚铜片加固,致使表面起包,敲击声音发闷。
乾隆时期宫内用錾刻装饰手法取代了前朝的铸后线刻手法,所以清中期乾隆宫廷造像的錾刻精美绝伦,这是仿品所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