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法家何锦明?
在1983年,我父亲和何先生是同一批入党的,当时都在宝安县文化局工作; 在1984年,我跟着父母来到深圳,住在我们单位宿舍大院(宝安县城)里,与何先生的女儿何碧莲同学,当时都上小学; 大概是在1990年时,我在深圳大学读大一,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何先生的儿子何景炎,他是深大的研究生,我们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何先生一家与我家关系一直很好,经常来往。
后来,到了2007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进入百度负责百度的全球采购业务。 因为我的专业是英语文学硕士,所以进入百度后,被分到了人事部。 百度的人事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而当时的总部大楼还没有竣工,因此人事部就临时租用了当地的一栋楼办公。 这栋大楼的地址,现在我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是在海淀镇附近。 因为我的职位需要经常和国际上的供应商沟通,因此工作需要经常在办公室和海外打电话或谈邮件。
有一天晚上,大约刚吃过晚饭不久,我的手机响起,显示的是个陌生的号码。 我以为是客户打来的,于是就接起来了。 “您好,请问您是……”我礼貌地用英文问道。 “我是何锦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听起来很年轻的男子声音。 “啊!何老师好!”听到这熟悉的名字我立刻激动起来,“您怎么会有我手机的?”我不由得惊讶地问。 “你的电话号码是从你妈妈那里弄到的呀。”何先生笑着答道。 原来如此!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对我们说“要常常给爸爸打电话”的话,因此每次从外地回家都会给父母带礼物,顺便看看何先生,而他的电话号码一直是家里的固定电话。 那个时候,手机还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年轻人拥有手机了。我一看到来电显示是个手机号时,就觉得非常惊奇,因为总觉得只有老人才会用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呢。
“你要给我公司供应什么?”我笑着问。 “我不是来买材料的,我是来推荐我女儿到你们公司上班的。她正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读计算机博士,学的就是搜索引擎优化。”何先生立刻解释道。 “哦……这个职位已经满了。”我遗憾地说。 “她可以在明年春季入职吗?”何先生问。 “恐怕不行,我们的HR流程必须提前一年预约面试。”我说。 接着我们聊了一些关于他女儿学习和生活的其他事情。很快,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也该忙去了。
临挂电话前,何先生说:“我给你寄点我家自己做的腊味吧,等你回来我再给你电话。”然后笑着挂断了电话。 果然,没过两天就收到他让我签收的快递,打开一看,是一盒广州酒家出的腊肉和一盒周黑鸭出的鸭脖。现在回忆起来,心中依然非常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