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谁画得好?
中国历代绘画大家,按照时代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六辈。这一划分主要依据是他们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来确定的。每一时代的大家,都在延续着上一时代的传统,同时又以独立的审美追求在开创着时代风气,成为一代大家。
第一辈:吴道子 (约680~759年) 吴道子的绘画,留下了不少遗迹。其最大的成就体现在人物画的革新上。他在创制“疏体”的同时,也创作了《天王送子图》等作品。他的线描技法,为以后的唐代画家所继承和发展。唐张彦远评价他说:“道子之画,古今独步……至于鬼神人物、车马旌旗、山水树石、云霞雨露、烟云变幻者,虽繁复而无不妙。”
第二辈:王维(701~761年) 王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画家,他继承了吴道子的衣钵,把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王维的画艺十分高超,传世的画作有《雪霁梅茶图》、《辋川图》等。另外他创作的诗、书、画与柳永的词在历史上并称“王柳”。苏轼评价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唐人所谓‘笔墨’者,惟王维得之。”
第三辈:董源(生卒不详) 董源是南派山水创始人,他在江南一带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文人气质浓厚的王维相比,董源是一位纯粹的画家,他擅长山水画,而且用墨很讲究。他画的山水,云雾渲染得恰到好处,峰峦也是婉转灵动。北宋苏轼称赞说:“其用笔自如,不假工巧,当于晋唐宋元名人之中求之。”
第四辈:巨然(生卒不详) 巨然是董源的弟子,他和师兄董源一样,都是南派山水的代表作家。关于巨然的生平,记载不多,但他是金陵人,应该和董源一样,是江南地区的画师。他的作品保留到现在的不多,但有《万壑松风图》传世。这件作品表现的是浙东四明的景色,峰峦雄伟,云海茫茫,云山雾绕,松涛激荡。
第五辈:李成(919-967年) 李成的祖上是唐朝皇室后裔,所以他的生活年代比之前面几位大家,要属尊一些。李成的画风受荆浩、关仝影响,又借鉴了董源、巨然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后人评论说他“山水林木,远近之间,笔才一落,间不待细观,自然神气横溢。” 第六辈:荆浩(生卒不详) 荆浩是五代后梁的一位画家,他最擅长的就是山水画。相传他曾经隐居在太行山,所以又被人称为“荆关”。现存的《匡庐图》,是他留给人世间的唯一的名画。此图描写江西庐山景观,山峰巍峨高耸,云雾飘渺缭绕。他的作画非常严谨,据说在落墨之后,还要算一下笔墨的数目,多出来的就蘸上水,涂到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