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形式有哪些?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其实中国的山水画就像我们的毛笔字,我们的旗袍,我们的中医一样,属于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产物。这些文化符号和欧洲的油画、音乐是没法相比的(并不是说欧洲的艺术不如我们),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的血脉里,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因此要了解中国的山水,就必须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入手,才能找到答案。 什么是形式?“形”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之物;而“式”则是事物的样式或形态。二者关系密切。所以我说“形式”一词用得比较好。山是形,水是形,云是形,墨汁也是形……所有事物只要被人类所感知,都可以大略分为可数清的“形”与不可数清的“式”。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把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归纳分类,从而便于人类的认知。 所以,我们研究中国的山水画,也要从这个角度下手。那么请问:山是什么?水又是什么?云是什么?石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山比做男人,把水比做女人,那云是什么?石是什么?显然,山不是水,水也不是山……但是云山雾绕,朝露暮雪,却使得天地间有了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动态之美。这也正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大自然的样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地自然,动静皆宜。
所以古人们又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爱山,并不是因为他看到山就想到自己高大伟岸,而是他看到山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大山耸立,巍峨庄严”之态;智者乐水也不是因为他看见水就想到了自己聪明伶俐,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流动的水就联想到了无远弗届、无所不能的智慧力量……所以说,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就在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