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代不束腰?

勾梓桦勾梓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旗装,满语称为“衣介”,由于旗人发髻高耸,身穿宽大不收腰的袍子,足蹬高底花盆鞋,其造型特点呈“外八”字,形成旗人装束有别于汉装的特殊风格。旗人衣介的样式一般为高领、大襟、四面开,分曲水袍、盘领、团龙、四开裾、长坎肩等,质料绣工图案花纹有严格规定。

满族始祖“肃慎”人“衣皮食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衣着为鹿皮衣,样式为“褶”。清代旗人衣着是由褶演变而来,衣着的样式保留了褶的特点。其样式短的“掐腰齐臀”,长的“过膝,行不露胫”,并有“四面开齐以利鞍马”的特点。满族定居北京后,随着与汉族杂居,生活习、风俗、文化趋向互相融合,旗人仍“以衣冠服色,著于习惯”,穿着袍子和旗鞋,而汉族妇女则“渐化缘缘为裳,以衣袖瘦窄,行动便捷”。乾隆年间,满汉妇女衣着不分彼此,有“汉装满化”的趋向(见《光绪顺天府志》),旗装的影响可见一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