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公斤料是什么?

井奕其井奕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千克料”是行业内部的一种叫法,正式名称应该为“翡翠原石”——即开采出来但未经过任何打磨加工的原石。 翡翠的块头一般以公斤为单位,所以这种原石就叫作“千克料”了。当然也有以斤(500克)为单位,行话也叫“斤料”或者“斤种”,不过相对要少见一些。

“千克料”从山上开采出来时通常呈棱角状,需要人工进行仔细的筛选、整理才能出售——这个过程就叫做“剥壳”或“剥窗”。有些品种干净的“千克料”可以直接出售给商家,但绝大多数都需要切出一个面来,让商人们尽可能多的看到里面的状况: 如果“千克料”里面的颜色和质地能够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继续抛光、雕刻,制作成成品手镯或者挂件;否则就只能切片,做成戒面、珠子等小件饰品。 由于“千克料”的切割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原料被切割报废——这些切割下来的边角废料就叫做“角料”。一般来说,优质的高档翡翠原石的毛料切割率不到2%,而中低端的成品材料则需要8%-10%的切割率,有的甚至会达到20%以上。

殷素琴殷素琴优质答主

翡翠原石一般生长在云母矿床中和一些具有次生风化壳的硬岩中,其成矿位置多在距地表2000-3000米下。矿体在高温、高压、和长期地下热液的作用下破碎,被带进周围的裂隙里,一部分残留在母矿岩体上成为仔料,另一部分则被水流冲击到最后流入河床即为水石。而我们所谓的“公斤料”其实就是一些在挖掘、开采和运输过程中被敲砸遗留下来的原石碎块,其颜色和质地等特征同该矿点产出的其他翡翠玉石具有一致性。

在翡翠开采的最初阶段,开采技术十分十分落后,所使用的工具均为最简单的农用器械,开采翡翠皆靠人力,所开采的石头也极为有限。到后来,开采工具逐渐进步,有了铁锤等工具,而开采出的翡翠石头也变的越来越大,所浪费的“公斤料”才逐渐多起来,并被开采者卖到中国。而“公斤料”这个名字也来自于此,由于这些石头是按重量来卖给商家的,一车翡翠原石往往有几百公斤之多,所以才被叫做“公斤料”。

其实从翡翠的质量来说,有些“公斤料”的质量并不比大料差。由于翡翠具有很大的各向异性,不同方向的翡翠质地、颜色等物理性质千差万别,一些在原矿上颜色、透明度较好的位置被开采者敲砸下来,往往其质地、颜色、透明度并不比大料差,反而更小更易于雕琢打磨。而有些“公斤料”是被采石场的工人捡走的,这些工人往往没有专业的辨识翡翠的知识,所以所得到的“公斤料”良莠不齐,质量差的一点成色也没有,而好的“公斤料”则十分惊艳,有的甚至出货率达到80%-90%,这是大料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公斤料”在质量上并不差,有的甚至远超过了大料的出货率,但由于“公斤料”在挖掘和开采的过程中被敲砸的十分零散,一般在几公斤左右,所以很难有大的雕件,其成品大多数是手镯、戒面、挂件、吊坠等小饰品为主,但“公斤料”以其价格上的巨大优势,受到广大中小收藏者的喜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