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怎么判定?
种是评价翡翠质量的首要标准,通常所说的“种”,实际上是指玉石的结构、构造。结构细密,构造均匀,透明度好的玉质当然好;但若结构松散,又或是具有其他特征的构造,就要降低评价了。
一、结构 一般说来,可分两种情况来观察判断。
1. 肉眼直观法 把宝石放置于距离眼睛25cm左右,直视其表面,然后仔细观察它的构造,根据不同的构造特点进行评分。例如,若为粒状结构(如玻璃或刚玉等),则结构紧密(6分);若是纤维状结构(如和田玉、岫岩玉等),则需要打散开来看是否紧密(4~6分);若为交织结构(翡翠等),则要仔细观察其交织的情况,再确定评分。另外,还要看内部是否有杂质,如有,要判断其是否影响美观,有的话会大大拉低分值。
2. 放大镜检查 用10倍以下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更微小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判断它的优劣。如果是天然纯A货,那么结构应该很精致,不可能看到什么裂纹之类的,否则就是B+C货了。
二、构造 对某些特殊的宝石而言,结构与构造是不同的概念。
1. 三氧化二铁晶体构造 在鉴定宝石时,如果发现其由平行排列的柱状晶形构成的纹理,并且晶体的纵向长度约为宽度的3倍以上,就要小心是铁晶石了。这是一种常见的造渣剂,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由于硬度较低所以很容易磨损。
如果恰好是佩戴者所喜爱的风格,不妨将其留在身上做纪念,因为这种性质并不影响健康。不过,倘若觉得外观上难以忍受,可以通过清洗的方式来去除,只不过可能留下痕迹,需要抛光处理才能恢复原来的光泽。
2. 小气泡构造 对于珍珠、珊瑚等有机宝石,以及一些特殊结构的玉石(如岫岩玉),要用到显微镜甚至更高倍的仪器才能观察。对于这类材料,一般要求构造清晰且均匀,如果有气泡、裂痕之类,则会大大降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