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区分种好?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玻璃种”了 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玻璃种”这个词,它其实是一个形容质地细腻通透的称呼。
现在市场上很多商家都把它用来形容翡翠的品质,比如这件翡翠手镯“种水好,晶体细腻,就像玻璃一样”,或者这句“种老色辣,水润通透,犹如玻璃”等等,这些描述中都暗含了“玻璃种”的意思。 所以,要判断一种翡翠是“玻璃种”还是其他的品种,首先就得弄清楚“玻璃种”的定义是什么。 在行业里,“玻璃种”不是一个正式的行业术语,而是市场及消费者对于透明度高、晶莹剔透,像玻璃一样的玉石品种的形象叫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玻璃种”这个名字被大量使用,可它并不是一个正规学术名词,所以行业内对它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详细说明,因此不同的人对它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不过,大家对于“玻璃种”的理解与认识还是有共识的,也就是在自然光下仔细观察,如果感觉到一种透亮的质感,仿佛能看清里面的东西,那么这种质地就是“玻璃种”;反之,则不是。(图1)
除了看透明度以外,识别“玻璃种”还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看颜色。 如果一块玉石的颜色既鲜亮又均匀,而且色正不邪,那么这块玉石的种水一般也不错,是“玻璃种”的可能性很大;若颜色灰暗不清,分布不匀,种水就不好,不是“玻璃种”。(图2) 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结合种水和颜色两个因素来判定,这样会更加稳妥。因为很多时候,优质的“玻璃种”翡翠往往种水色三者并具。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翡翠虽然肉眼看上去并不透亮,似乎没有达到“玻璃种”的标准,但实际上它们确实达到了,只是没有达到那种特别明亮的程度。
对于这些“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情况,只能靠多琢磨多积累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