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挂饰怎么鉴别?
1,用紫外线灯照射(或者验钞机) 天然翡翠的紫外灯光下显示的是黑色荧光(或白色荧光),而人工处理的翡翠则是浅黄色荧光,甚至是不发荧光。因为经过酸洗的翡翠结构松散,含有黑钨矿等内含物的晶粒对紫外线有较多遮挡,所以呈现黑色荧光;未进行酸洗的翡翠由于内部晶粒间相对排列较紧密,对紫外线比较不透,就会呈白色荧光。而假的C货翡翠用紫外光灯照的话,一般是无任何荧光出现的。这一点是最容易掌握的。
2,用水鉴定法 天然翡翠用清水浸泡后,表面光亮度没有明显变化,用手摸感觉润滑(特别是老坑种翡翠);而染色和充填处理的翡翠浸泡在清水中时,表面光泽会有明显暗哑现象,而且越透明的水润感越差,这主要是因为染色剂和充填物使翡翠的结构被破坏,透明度降低的缘故。 注:水鉴定的方法其实是不确定的,不能作为绝对的判别标准。例如有些高档翡翠也有可能因为质量非常好,不泡水也不影响光洁度。比如老坑玻璃种、冰种等。对于水头较好的糯种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而对于一些质地粗糙的豆种就几乎没什么意义了。
3,用盐水泡测密度 小颗粒的翡翠密度较小,而大颗粒的玉石密度则较大。将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大拇指轻轻按摩玉石(尽量让手指接触到每一部分),如果感觉到沉甸甸的,说明密度较大,是天然翡翠的可能性也很大;反之,如果感觉不到分量,则是人工处理品的可能性较大。当然,这一方法是相当粗略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4,看抛光面 对于那些抛光很好的玉器,尤其是有划刻痕迹的(如印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表面的抛光程度。一般来说,好的翡翠抛光很彻底,会呈现出晶莹润泽的感觉;而劣质的翡翠因为材质本身品质欠佳且没有得到很好的抛光工艺,其表面就会显得较为灰暗无光。不过要注意一点,表面很光鲜的翡翠不一定就是假货——现在有一些商家会刷上透明的亮光油来增亮表面,这种擦亮的方法虽然能带来“镜面”般的效果,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抛光。除了注意观察光线外,还可以用刀片刮蹭玉器表面,如果能刮掉表面一层,证明打磨不够,可能是翻新过的次品;如果不能刮动,证明打磨过,但不是特别光滑,这是比较合理的抛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