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料翡翠是什么?
“水料”其实是个行业术语,指的就是细糯种及以下的翡翠,这种翡翠的颗粒较粗,结构不致密,像是磨砂玻璃般的质地。由于硬度偏低(只有6-7度),所以抛光后表面会有一些纹理存在,也就是行话说的“棉”比较多,“水头”不足。 因为细糯种以及以下品级的翡翠本身价值不高,所以“水料”的价格也比较低廉。不过有些质量较好的“水料”经过打磨抛光之后也可以做得相当亮堂,其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水料”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视具体货品而定。 像上图这样的就是比较稀有的优质“水料”,种水俱佳,看起来很有灵动感;而下图这样的就属于比较常见的劣质“水料”,结构松散,棉多水头差。
虽然“水料”往往给人一种低档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它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做巧色就相当合适,因为质地上乘的“水料”韧性较好,可以很好得保留雕刻成型后的造型,不会轻易崩坏。此外由于通透感的存在,“水料”也不适合大型摆件的制作,容易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对于雕刻师来说,面对质地比较好的“水料”时也得多费一些心思,因为“水料”的韧性较好,所以在设计时不能太过复杂,否则很难刻画到位,另外在用料上也需要更加精准,以免出现浪费。 当然,凡事无绝对。有时候根据具体的素材,也有可能出现特殊的情况——比如如果遇到一块颜色和质地都比较不错的“水料”,而且形状又刚好合适的话,完全可以做出色相较好、价格不菲的精美挂件。 所以说,水料好还是不好,取决于它的质量和它的利用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够制作出高档的翡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