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灯光看什么?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在灯下看一块料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有时候明明看上去种水色都挺好的一个翡翠原石,在灯下怎么看怎么好看;而有的原石材看上去也挺好,可是到了灯下却怎么看怎么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翡翠“变脸”了不成? 原来啊,这是因为我们肉眼对色彩和明暗的感知能力是非常高的,而对种水和结构的认知则往往不到位(或是比较粗糙)。所以,当我们使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一块原料或成品时,往往会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结构和纹理,这些结构和纹理只有在特定的光源之下才会显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购买原料或者是成品的时候,一般都会提示您不要在有直射光的场合下观看,否则容易误导您的判断——这可不是商家忽悠你哦!
1、光线的方向性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光线其实都是反射光线,也就是说是有来路的。如果我们将手电筒紧贴着光源去照射一块原材料或是成品,那么由于光线是有一定角度的,某些部分就会相对较暗。相反,如果是将手电筒垂直于光源照射,那么整块原料就会被照亮。这就是光线的方向性带给我们的错觉——其实整个原材是被光包围着的,只是一部分被照亮了我们才觉得这块原料好像有些部位“没被光照到”似的。
2、强光的干扰 我们人眼对于强光的反应是最为敏感的,比如我们平时看见闪烁的荧光笔、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的光亮,这些亮度虽然不算太强,但是由于反复出现,所以在视觉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光线刺激,使人产生晕眩感。如果在挑选原料的时候,由于周围环境光亮度过高或是存在强烈对比度的事物,很容易对我们的判断力产生不良影响。